close
泉州古城社區營造小組分享實習調研經驗 讓老街“被看見”

讓老街“被看見” 歷史風貌再延續

古城社區營造小組分享實習調研經驗,他們用半個月時間采訪20多名社區熱心人,發起老物件台中商標申請流程征集活動,喚醒老泉州人的記憶

社區營造小組成員拜訪李佰佳老人

東南網11月22日訊(海峽都市報記者 劉燕婷)從11月4日古城社區營造進入進階培訓,第一階段開啟至今已半月有餘。81名進階培訓的學員,被分成9個小組,在4日、5日的培訓後,各小組開始半個多月的實習階段,各自抓緊進行社區營造調研。

11月24日至26日,將是本次進階培訓的第二階段,9個小組將就這半個多月的調研,進行成果匯報。

泉州市旅遊局局長、市古城辦主任李伯群,曾在“古城社造”進階培訓的開幕儀式上表示,古城有很多街頭巷尾的熱心人士,也 就是所在地的“領頭人”,他們對當地的人情世故瞭然於胸;要把這些人發掘出來,充分發揮他們的帶頭帶動作用、統籌協調作用,從而帶動更多人一起幹,體現出“自下而上”的機制。9個小組的社造團隊,在這半個月的時間裡,下到各個社區,到街頭巷尾與“領頭人”們做瞭一場場調研交流。

為瞭讓讀者們更具象地看懂什麼是社區營造,讀懂這81名進階培訓的學員,最近到底都在忙什麼,我們特地采訪瞭古城社區營造第9組,曬曬他們最近的調研工作,來給大傢做分享。

每天走訪老街巷 半月拜訪20多人台中商標登記

“看僑光,辦公用品呷遠芳”,30年前,泉州人都知道這句話。講的就是在僑光電影院看完電影,得再去遠芳吃點心,這一趟行程才算完滿。當年中山南路上的僑光電影院和遠芳飯店,是老泉州最時髦的娛樂標配,更有人笑稱:“談戀愛,在僑光看完電影,得去吃一回遠芳,再上百貨店買條絲巾或手帕,成功幾率更高。”

古城社區營造第9組,組長是臨江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陳少淋,組員裡有臨江街道和江南街道的基層幹部,有中學老師,還有廈門的專業人士,大傢在一番討論後,將本次調研的落腳點,選在瞭溪亭社區,轄區內有中國十大歷史名街——中山南路,這裡有幾代泉州小木屋建造人共同的記憶。

“當年,除瞭名噪一時的‘看僑光,呷遠芳腳底按摩’,這附近還有熱鬧的南門百貨、福人頤飯店,以及服裝、佈匹、手表、三用機等境外水貨攤點,小巷擠得水泄不通。”陳少淋和組員們說著,那時泉州還流行“南門兜,擠燒包”的說法,可見當年中山南路的熱鬧景象。

半個多月來,組員們利用下班時間,一趟趟走訪中山南路,拜訪瞭街頭巷尾20多位老居民、老師、學者,他們當中,有“泉州第一炮”陳日升、“劉勝裕總行”李佰佳、攝影傢李惠興、居民王奕增等,還到晉江檔案館、鯉城區檔案館查閱相關的歷史資料。

這半個月來,組員們每天都會寫工作日記,每周都要做工作計劃,每拜訪完一位熱心人士,就寫下當天的采訪過程和心得,推送到公眾號上。

[1] [2] [3] [4] 下一頁 尾頁 顯示全文
arrow
arrow

    jwy331p1e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